《必然》读书笔记
Contents
这本书按照12个部分阐述了未来的必然进程。
1、 Becoming(形成)
并行计算GPU,大数据,深度学习算法等
几个月后当我把电话线插进AppleII的调制解调器时,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。突然间一切都变得不一样——电话插孔的另一端是一个新兴的宇宙,它巨大无比,几乎无垠。那里有在线公告板和实验性的电话会议;这个空间被称作互联网。这根电话线中的传送门开启了一个新的东西:它巨大,同时又能为人类所感知。它让人感到有机而又非凡无比。它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将人与机器连接起来。我能感觉到我的生活逐渐进入到了另一个层次。
当我们面对数字领域中极力向前的新科技时,第一反应可能是退回原位。我们会对它加以阻止、禁止、否认,或者至少会让它变得难用无比。螳臂挡车只会适得其反。任何禁止的做法最多只能暂时有效,从长远来讲则违背了生产力的发展。
在我们所处的新时代,流程完胜产品。
产品将会变成服务和流程。
越多人使用人工智能,它就会变得越聪明;它变得越聪明,越多人就会使用它;当它更聪明时,就会有更多人使用它。一家公司进入这个良性循环后,规模会变得极大,发展速度极快,以至于对其他新兴竞争对手形成压倒性优势。结果就是,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由两到三家寡头公司主导,并以基于云端的多用途商业产品为主。
2、 Cognifying(智能化)
提出物联网,万物皆智能。
以后会不会有心智分类学呢?
一种心智能够创造比自身更强大的心智,而被创造出的心智能继续这么做。
人工智能的每一次成就都将自己重新划为“非人工智能”行列。
3、 Flowing(流动)
四个转化阶段:
- 固定的,罕见的
- 免费(流体的催化剂),流行
- 分享,流动
- 开放,变化,创造
当世界上的图书、歌曲、电影、应用和其他所有事情都以数百万计(其中大部分都是免费的)争夺你的注意力的时候,能被寻找到就具有了价值。
4、 Screening(屏幕化)
碎片化,行动激发式,导致缺少坚韧的思考
在这里,真相并非来自权威,而是由受众自己一个碎片一个碎片实时拼接出来的。
书籍曾擅长培养出深思的头脑,屏幕则鼓励更加功利性地思考。
5、 Accessing(获取)
使用优于拥有,时间总量不变,可用的服务增多,短期的使用不如不拥有
- 万物都是服务(Dematerialization)
- 即时性,按需使用(Real-time,On-Demand)
- 去中性化(Decentralization)
名词变成了动词,硬件运作起来就像软件在硅谷,人们将这一现象描述为:“软件吃掉一切东西。”
人类已经至少“出版”了3.1亿本书,14亿篇文章和论述,1.8亿首歌曲,3.5万亿幅图像,327514部电影,10亿个小时的视频、电视节目和短片,60万亿个公共网页。这些资料目前全部存放在世界各处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中。它们全部数字化后,数据可以压缩存放到一个50PB大小的硬盘上(以目前的技术水平)。10年前,你需要一座小城镇图书馆大小的空间才能存储50PB的数据,而今天,这个万能的图书馆只要卧室大小就能填满。
6、 Sharing(分享)
互联网社会主义,无法用经济学解释,自发的蜂巢思维
分享 -> 合作 -> 协作
我们聚集在集体空间而非集体农场里;我们通过桌面工厂而非国有工厂与虚拟的合作社相连接;我们共享脚本和应用程序接口而非锄头与铁铲。我们没有高高在上的政治局,但却有未曾谋面的社群领袖,对于社区管理来说,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事情做成。我们没有举国体制,但却有大众协同机制。我们不实行免费的政府配给和补贴,但却提供免费的商品和服务。
借助大众共享,我们往往能够比我们想象的走得更远,而且那几乎总是最好的起始点。
7、 Filtering(过滤)
- 注意力是有价值的,广告商买下了你的注意力
- 个性化订制
- 国家机构强制过滤
不停运作的机器才可能注意到的细节。 然而,只接触那些你已经喜欢的东西是有风险的,即你可能会卷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漩涡,从而对任何与你的标准存在细微差异的事情都视而不见,即使你原本会喜欢它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过滤器泡沫”(filter bubble),技术术语是“过适”(overfitting)。
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,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。
8、 Remixing(混合)
技术组合(学科融合,降维攻击)
知识产权:物体化时代的所有权思想已经过时。
所有的新技术都源自已有技术的组合
9、 Interacting(互动)
PC -> 手机 -> VR
(无限细节的游戏 =》游戏生活化)
他的视觉、听觉和触觉完全被合成的计算机世界劫持了,以至于无法觉察出这个世界的不自然。
10、 Tracking(跟踪)
无意义的记录,(柳比歇夫 时间统计法在未来应该方便多了)
信息增长速率 66%每年,18月翻一番
你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积累分数度过一天,比如正确地刷牙,行走了10000步,或者安全驾驶。这种愿望的实现归功于这些行为都是可以被追踪的。
这样,不仅仅是虚拟世界,普通的生活也可以被游戏化。
信息的增长已经持续了至少一个世纪。66%的年增长速度相当于每18个月翻一番,正符合摩尔定律规定的速率。
11、 Questioning(提问)
当答案无处不在时,答案会变得廉价,而问题会变的更有价值
上网是代价高昂的时间浪费。网络把琐碎和浅薄带入各个行业。
当出现一个疑惑或一种直觉,我不会在内心漫无目的地反复咀嚼,让自己的无知不断滋养它。我会开始做事,会迅速行动。我开始寻找、搜索、提问、质疑、突然行动、记笔记、做标记,尝试把一切变为自己的东西。我不会等待,也无需等待。有了一个想法后我会先行动而不是先思考。
我们在网上肆意“冲浪”,“上蹿下跳”,在各种信息之间切换,刷微博或发送状态,不断熟练地浏览新内容,做白日梦,质疑一切事实。这种新的生活模式并没有错,它体现了一种特征,同时也是对淹没我们的数据、新闻和事实的海洋做出的合理回应。我们必须保持流动和机敏,流转在各种观点之间,因为这种流动性反映了我们周围动荡的信息环境。这种模式既不是懒惰的失败,也不是放纵的奢侈,而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科学作为一种手段,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。
计算机是无用的。它们只能给你答案。
12、 Beginning(开始)
开始了吗?
未来已经到来,只是尚未流行
Author: deskid
Link: https://deskid.github.io/2016/04/21/《必然》读书笔记/
License: 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